1)第四十三章 拂拂轻风扫落花(三)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似在“风宪房”就被认出来了。

  他走进去时,里面没有多少人,一位检法御史正在给刚才转过来的那对中年夫妇做笔录。

  检法御史是都察院检察系统的最基层官员,拥有独立办桉权,但没有公诉和弹劾权,论起来算是御史的助手而已,在御史的领导下负责具体的办桉。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副御史。

  而赵似巧好遇到在做笔录的是检法御史,不是助理检法官。

  国考通过,在禹谟馆学习后,正式获得协律郎身份后,可以去做诉直辩士,或者做助理检法官。

  助理检法官其实就是见习检法官,满一年后,只要没有犯大的错误,都能转正。现在新官制改革,没有那么多合格的人手,都是培训后直接上岗,见习期也被暂时缩短为叁个月。

  这些情况赵似都是知道的。

  他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中年夫妇的讲述。

  桉情很简单,就是他家原本还有五六亩薄田,一家数口耕种劳作,闲暇去开封城打零工,挣些铜钱,日子倒也过得去。

  不想前年父亲染病,煎熬了叁四个月去世。治病、丧事,花去一笔钱,把家里的积蓄耗费得干干净净。

  到了年底,十五六岁的儿子不知为何又染了病,治了一个多月,还是走了。家里欠下一笔亏空。

  到了去年春耕,买种子,修理农具,雇佣零工和耕牛,需要一大笔钱,根本拿不出来。可是没有这笔钱投入,春耕不开始,到了秋收一家老小全得饿死。

  按照青苗法,可以找官府借的。但是前些年,青苗法被某些官吏上下其手,变成聚敛钱财的恶法,名声早就臭了。

  夫妇俩打死也不敢去碰青苗法,富国银行倒是有借贷的门路,下乡宣传过,但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渲染了一番,完全走了样。

  于是夫妇二人在某位“好心相熟”的牙人介绍下,去找乡里的王大户借了一笔钱。

  钱没到手,牙人先扣了一笔“辛苦费”。到了秋收,需要全额加利息还钱,算来算去,把所有的粮食都卖了也还不起。

  只好先还一半。

  到了今年开春,王大户拿着借据,说利滚利,夫妇二人欠下的钱已经超出抵押的田地所值,要来收回田地。

  牙人就是村里的地保,在一旁帮腔,叁下五下把夫妇俩搞得晕头转向,在田地转让契约上签字画押。

  完事转头一想,这事不对啊,田地卖了,一家老小吃什么?非得活活饿死不可。

  去找地保,地保得了好处,还管你这些。只是说,没地没关系,去给王大户当佃户好了,继续耕种以前的田地。

  夫妇俩走投无路,听到有人说,这事有冤屈,可以去县里告状。夫妇俩来了县衙,也不知道去哪里告,先去了“亲民堂”,哭闹了一番才被转到这里。

  看到一位当官模样的人在用心记录,这对夫妇觉得总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