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3章 间接查探_复国后榨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梁侯府的书房秉承了侯云策最喜欢的格局,均设在左厢房的第三间房屋,而小院的正房,则辟为一间会客厅。书房和其他房间相比多了一道厚实的布帘,使屋内光线稍稍有些暗。

  书房内有一张胡桌、四张胡椅、一排书架以及一个暗室,墙上挂着一张地图,大梁侯府书房、灵州侯府书房还有以前在凤州的书房,不同地方的书房,其内部陈设基本一样。

  侯云策抚着下巴,敲打桌面,自言自语道:“第二块石碑是谁放的,有什么目的?谁能得到好处?谁又要为此倒霉?”

  香孩儿是指杨光义,洛阳城的老居民均知道此事,而点检之职,就是指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第一块“香孩儿坐天下”石碑是飞鹰堂所为,而第二块刻有“点检作天子”的石碑则有些出于侯云策的意料。

  侯云策在心里把几位重臣和带兵大将全部过了一遍,一时之间,猜不出做这事情的目的,不由感慨道:“大梁城内暗流涌动啊!”

  孟殊掌握飞鹰堂,手中握内各式各样的情报,却对此事没有一点头绪,他没有随口猜测,只是静等着侯云策下结论或新的命令。

  侯云策看到孟殊沉稳地坐着,问道:“没有线索?”

  孟殊摇头道:“此事真是出人意料,在下想不出谁会做此事?”

  侯云策当上节度使以后,养成了挥手的习惯,可是回到了大梁城后,在中书门下,和他一起办公的都是老资格的宰相,挥手这个习惯动作自然没有用武之地,今日面对孟殊。侯云策不自觉地又挥了挥手,道:“无风不起浪,有果必有因,扔第二块碑的人,必然是有相当份量,平民百姓不会冒着被诛九族的风险干这件事情。”

  这个判断自然是正确的,孟殊点点头,表示赞成侯云策地意见。

  “飞鹰堂要略略作一些调整。对李重进、张永德、杨光义、韩通、石守信、李继勋等几位带兵将领的异动都要有所掌握。”

  侯云策对于包括宰相在内的几个文臣都比较放心,从大武以来的历史来看,文臣并不能成为改朝换代的主角,最多起到辅助作用,篡夺皇权的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如今杨光义已经离开大梁,可是其他统兵大将仍然实力雄厚,前门驱了虎,说不定后门就要来狼,既然侯云策这个三皇子能够到中原“复国”,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发生?

  孟殊探身问道:“还是用老办法吗,用不用其他手段?”

  “仍然是间接查探,不必加上其他手段。”

  何谓“间接查探”之法。就是飞鹰堂人员打探这些将领的消息之时,并不同这些将领直接接触,而是通过“间接查探”地方式了解这些将领的情况,监控方式的转变开始于显德五年。主要是为了掩藏飞鹰堂活动的痕迹,各地分堂也基本采用“间接查探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