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 楚州_复国后榨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策为援军主帅。

  禁军是大林朝军中精税,成为精锐有四方面的理由,一是禁军武器装备皆由中央负担。军费充足自不在话下;二是禁军选人有优先之权,军中骁勇之辈着实不少;三是陛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总是以禁军为主力部队,禁军可以说是一支百战之师;四是禁军将领升职极快,从侍卫司、殿前司升职出去的节度使也有好几位了。

  有了这四个原因,禁军自然成为大林军精税,军中将校们皆是眼高于顶、目空一切。

  援军由殿前司、侍卫司各一部组成,殿前司所部由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指挥,侍卫司一部由侍卫司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光翰指挥。王审琦是杨光义义社十兄弟之一,张光翰则是侍卫司主帅李重进的亲信,他们两人本身有矛盾,但是,在如何对待侯云策问题上却保持着高度的默契,一句话——敬鬼神而远之。

  侯云策对此心知肚明,却也不说破。一路上,三人互相维持着和平,经过二十天行军,二月二十六日,援军来到了楚州城下。

  王审琦、张光翰各回本部,侯云策则被留在林荣身边参赞军务。援军到达的第二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七日,大林军再次猛攻楚州城,攻城战在北城和东城同时进行,林荣亲自督战东城,而由杨光义率军强攻北城。

  楚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春秋战国时期,楚州先后属吴、越、楚等诸侯国。

  秦统一后建淮阴县,楚州部分地区属淮阴县。

  隋大业(605~618年)初,去淮阴县入山阳县,不久复置。

  大武武德四年(621年),置东楚州,治山阳县。八年,裁西楚州,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

  南唐和大林交战不断,楚州作为接近大林的重镇,设置了防御使,加宽加深护城河、加高加固城墙,设置了巨大的粮仓,调配了最忠勇的将军,作好了充分的守城准备。

  五米深、十米宽护城河,十五米高、基座达十米厚的城墙,成为大林军难以攻克的堡垒,大林军拥有数量众多的投石车、床弩、飞云梯、冲车,武器精良远非南唐军所能相,而且号令齐整,禁军将领大多亲冒箭矢冲锋在一线,军士们更是悍不畏死。

  但是,在楚州南唐军的奋力顽抗之下,却也奈何不了这楚州坚城,几轮强攻之后,城墙下、护城河里。留下了许多相叠在一起的大林军尸体

  攻城战持续到下午,东城、北城一无所获,损兵无数,眼见天色渐晚,林荣才下令收兵。

  中军帐前,林荣阅读一堆来自各地的战报,脸色沉静如水,看不出喜怒哀乐。范质、侯云策、李重进、张永德、杨光义等重臣、大将立在两旁,等待陛下发话。林荣看完了最后一个战报,这才抬起头来,问范质道:“范相,今日损兵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