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张松卖主_这个郭嘉不一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自然也是有意奉迎,又看刘备这么上道,心里当真美滋滋,不住感叹:“玄德公果真仁义。”

  当然,张松吸取了在曹操那里领来的教训,宝图藏着先不提,得试试刘备人品如何,再做计较,简而言之,就是待价而沽。

  其后,刘备果然不负张松期望,对其是百般礼遇,既送吃穿用度,又送宝马良驹,简直将他当爸爸一般供着,而张松要做的事,就是指个路而已。

  其实,这个基调刘备跟诸葛亮等人入川时已经定下来了,能取而代之便取而代之,最不济也要与刘璋组成联盟,共同抗曹。

  不说张松,换谁来其实都一样。

  刘备坚信,只要锄头挥的好,哪有挖墙角挖不倒。

  而张松,的的确确是刘备的贵人,不说带路之功,通过其别驾的身份,刘备还结识了一大票益州官员,再加上有又张松替其不停在外打广告,刘备入川之事,似乎有了些“众望所归”的意味。

  放着刘备不提,且说跳反的张鲁。

  张鲁频繁调动大军北上并扬言要反,这自然引起了曹老板的警觉,得知此消息的曹老板真是一脸懵逼,心道:“他张鲁会不会是吃丹药脑子吃秀逗了,平白无故怎就反了?”

  此时的曹老板可是风头正盛,在他心里,汉中张鲁、益州刘璋都是小角色,待拿下江东,这些跳梁小丑还不是望风而降,几乎就是囊中之物。

  可眼下,这些小角色提前开始闹腾了,不治治,还有曹某人的面子吗?

  哦,就你张鲁会拍板?本丞相的案几比你大了去了!

  曹老板当即拍板,嘴上就冒出一个字:“打!”

  但说到打,又有些难度。

  大军要打汉中,则必须借道关中,而关中局势向来很是复杂,特别是韩遂、马超等人还在关中割据,虽说由钟繇牵头名义上归附了,实则依旧是听宣不听调。

  听闻曹老板要打汉中,还要借道,马超第一个就站出来抗议,理由也很充分,谁知道你曹操是打张鲁还是打关中啊?岂不闻“假途伐虢”,不得让人安心呐。

  于是乎,仗还没打,关中、汉中全乱套了,光扯皮就扯了整整大半年,从建安十三年末扯到了建安十四年秋。

  曹老板也是第一次开始正视起了自己的实力,原来,过往的成就都是“虚胖”,自己有肉才是王道。

  曹老板庆幸的是,此前听了郭嘉谏言,现在得胜都这样了,要是当初南下失利,那还不树倒众人推?想想就觉得脊背发凉。

  善于总结的曹老板,随后就开始一面加大屯田的力度恢复生产,一面大肆裁军,只留常备精锐三十余万。

  郭嘉对这点很是支持,甚至改进了军屯,将那些裁下来的士兵安置了过去,除了每月三操之外,再由官府分配良田,按亩固定收取,盈余自留。

  此举,无疑加大了军屯的积极性,又能让那些精锐将士放下“包袱”,走向了更加职业化的军人之路。

  如此一来,粮食有了保证,战力也不曾退化,又能缓和朝廷的矛盾,简直一举三得。

  天子不就是怕曹操仗着兵多将广哪天取而代之吗?如今,曹老板摆出了姿态,竟意外的赢得了一些忠汉派的好感。

  荀彧当真是开心坏了,竟主动寻曹老板喝酒叙旧,这要是放在前几年,几乎不可能。

  两人的关系,忽然又回到了当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那个时期。

  话分两头,回头说说张松,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观察,张松已经十分确定,刘备就是他卖主求荣的对象,而后就开始献图卖主了。

  这时候,刘备入蜀才站稳脚跟,见张松献图卖主,不禁吓了一跳,不是怕,是乐的。

  明面上,刘备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拿去,拿去!”,回头就对诸葛亮表示:“赶紧收好它!”

  张松见事成,也不说破,放下地图就屁颠屁颠回去了。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