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说疯狂的革命!

  将所有的一切,一切,一切,旧官僚,世家,贵族,统治阶级,地主,占据生产资料的脑满肠肥的渣滓全部清洗干净。

  再然后,建立一个全新的,更加优秀,在古典时代相对完美,更有生命力并且更先进的国家。

  甩掉这些包袱,攫取精华,再造天下。

  只有这样,华夏民族才能继续前进!

  当年的曹魏只差一点就做到了。

  不论门第,唯才是举的举措一扫东汉政坛阴霾。曹丕开国时,建立了号称法家寒门之曹魏。大批卓有才华的实干家充斥政坛。

  尽管在刘备看来,这种政府仍旧稚嫩,有着诸多不足之处。然而无论如何,都要比东汉末年那种世家政治好太多了。

  然而很快,在政局稳定后,世家迅速卷土重来。

  曹操的继承人接过了汉代禅让的皇位,也莫名的接过了东汉皇帝短命的诅咒。

  随着一系列错误政策,曹魏一代人的努力付诸流水。

  又随着司马氏篡权,九品中正制这个选官制度,最终与东汉察举制一样沦为世家工具。晋代因此,成为了华夏统一政权中最龌龊,最恶劣,最没有用的一个。

  这个政权,这个朝代,这个时代一无是处。

  “孟德杀的不够多,手腕也不够高,制度不行,自行培养的人才也太少了啊。”

  刘备的感叹是这样的:“无论如何,我会比你高明。所以你可以放心的去死了。”

  他就这样,判决了一个人,一个时代,两个王朝的死刑。毫不犹豫,绝无留恋。就好像他对于张角的尸体一样。

  活着的张角是他的至交好友。死去的他,则只是一具皮囊。不需要在意。剖棺戮尸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尸体感觉不到痛的。

  ……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备一样。

  或者说的再准确点,应该是“所有人”都不像刘备那样想。

  信息不足,见识不足的绝大多数人认为,黄巾之乱后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不会有任何变化。

  聪明一点的人则认为接下来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不过没有什么要紧的。

  真正具有智慧的人,会感觉到山雨欲来,会知道接下来,天下大乱的概率极大。

  他们忧心忡忡,思考着今后的未来,自己的,这个国家与民族的。而后陷入了迷茫之中。毕竟这里面的变量太多,他们掌握的信息也太少了。

  这种情况下,只有刘备,也唯有刘备。拥有超越时代近两千年的见识的他,才能对时代,对未来把牢牢掌握。

  在西元一八四年的夏末,这片土地上男女老少超过五千万人中,唯有刘玄德一个人知道这一切。

  知道历史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历史变化下,应该做什么。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景目标,以及最终目标。

  在入主中枢,成为第二个王莽的道路宣布此路不通后,刘备毫不犹豫执行了第二套方案。

  挡在他前面的第一块绊脚石,名为张角的太平道祖,就这样被他一脚踢开。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