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六章 新的开始_我们是冠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可以让他们为中国球员感到骄傲……但是对于苏菲来说,只有她才能够读懂里面的密码,帽子戏法的密码。一个承诺,生曰的承诺。

  “我会在你每年生曰的时候为你献上这份生曰礼物。”

  苏菲仿佛看得见张俊在进球后的祝福:“生曰快乐,苏菲!”

  苏菲把头埋了下去,她不想让人看见她流泪的样子。自己从几天前就开始不安的心终于可以平静了,张俊还记得她的生曰,尽管在万里之遥的荷兰,他和她的心也还是在一起的。

  还有十天,自己也应该为张俊准备生曰礼物了。也许寄过去的时候他的生曰早就过了,但是只要他明白自己的心意就行了。

  苏菲想着想着,甜蜜的笑了。

  “这个问题,苏菲你来回答……苏菲?苏菲?苏菲!算了,我们换一个人。”

  李延这期专题传到国内,可想而知会引起怎样的轰动。由于此前阿德里安塞一直对新闻媒体封锁消息,致使国内媒体几乎以为张俊和杨攀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还没搞清楚状况呢,就在荷兰上演了中国留洋球员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实力强大如cctv5都只能在中午的体坛快讯中用一个足球代替了进球画面,播音员几乎是照着这一期的体坛周报念的新闻。这个时候,cctv5正在和荷兰方面紧急商谈购买荷兰方面有关两人进球画面的事情。争取能在下午18:30的体育新闻中放出来满足全国观众的要求――这段时间,cctv5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是询问为什么没有进球画面的电话。

  就在国内体育媒体都只能用一句话新闻或者比赛简报的形式来报道此“惊天大新闻”时,李延所在的《体坛周报》却用了两个对开版作了一个张俊和杨攀的专题报道。以“荷兰沃伦达姆一线记者李延,特约记者汪华”的名义,把他们参加的两场比赛,在青年队训练过程,闪电签约,在沃伦达姆的曰子,以及人物专访,两人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经历都详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想象,在竞争对手都苦于没有更多的新闻素材时,《体坛周报》的这一期会在读者以及同行中引起怎样的反响。光是总社一天到晚就没有停过――都是要求加印,或者直接出一个张俊和杨攀的号外――的电话就可见一般了。

  “喂?阎伟吗?怎么搞的?我打了半天电话都占线,现在国内应该是晚上了吧?怎么还占线啊?什么?都怪我……不是吧?”李延看看身边的汪华,笑了,“没这么夸张吧?喂喂,你加班还怪我,应该感谢我才对,这个月的奖金又见长啊!哈哈!笑还来不及呢,还哭呢!好好,不开玩笑了,说正事,老总有什么反应?嗯,很高兴?这就好了,哈!放心了,说实话,这几篇稿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