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 双极(十)_大唐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东,汾水之滨,晋阳。

  晋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家分晋之后赵国定都于此,由是开启了战国纪元。其后,晋阳一直为并州治所,南北朝时更为霸府之所在,高欢、高洋父子于此掌控天下数十年。

  晋阳于本朝是为龙兴之地,惯称北都,为天下三京之一,太宗皇帝誉其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

  在藩镇割据的征战和杀伐中,虽说因为关陇集团的湮灭,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贵族黄金时代已经逐渐逝去,但晋阳的地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依旧不减。因为这里是河东的治所,是晋王李克用的根脚重地。

  河东众将聚集在汾水岸边,送别来自卢龙节度府的专使韩延徽登舟离去,然后将目光聚于晋王身上。晋王遥望远去的舟船,慢慢摘下目罩,从袖中抽出锦帕,擦了擦自痧目中流下的泪水,然后将眼罩重新系好,一抖缰绳,勒转马头,当先回奔晋阳,诸将簇拥着他紧随而行。

  回到晋王府节堂,李克用居中靠在白虎皮包裹的帅椅之上,一言不发,诸将俱入堂内,分列而坐。

  左侧入座的是从弟李克宁,官拜内外制置蕃汉都知兵马使、振武军节度使,为人仁孝,事兄勤谨,军中诸事,泰半可决,是河东藩镇中第一等的人物。右侧坐着的是监军使张承业,李克用待张承业极厚,以示效忠朝廷之心。

  分列其下的是河东重将,当先二人是李克用倚为臂膀的心腹大将,衙内军都指挥使李嗣昭、副都指挥使周德威,各有帅才,也是河东军中可独挡一面的人物。再往下是儿子李存勖及义子李嗣源等诸太保,其他节度府幕僚如郭崇韬、孟知祥等俱有坐席。

  晋王一直没有说话,倒是堂下众将在小声议论,议论声渐渐变强,进而转变为争执。

  韩延徽带来的消息极大的冲击着河东重将的思绪,各种意见和建议霎时间涌现出来,纷乱繁杂,莫衷一是。

  有天子朱批、中书令韩渥签押、给事中崔构审核的敕封太子监国诏书副本,单只这一点,就让人无可质疑。晋王专门招河东进奏院诸官吏认真查阅过,都说这份诏书合符规范,加盖的印章不存在伪造,天子、韩渥和崔构等人的笔迹真实,是一份有效的诏书。再加上加盖了太子印绶的东宫敕书,又有中尉韩全诲、卢龙监军使张居翰、印监令张茂安等人的亲笔手信,以及一副端王李祯和唐兴公主的画像,太子入幽州这一消息证据确凿,已无异议。

  如何应对?这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众将之中,有提不置可否之议的,有说不予认可的,还有人干脆建议让卢龙把太子移送晋阳的,总之就是不能让卢龙以太子知名骑到河东头上!

  河东军赫赫威名,众将都是睥睨天下的人物,放眼大唐,只有宣武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