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忐忑(上)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郡太守不是本地人,大晋的地方官往往干了一任就跑路,大部分人都将地方履历当作跳回洛阳做官的一项资本,巴不得任期结束的越快越好,如果在离任时趁机顺走一些财物、私兵、仆役,那就更好了。死了几个本地豪强算啥?只要不耽误太守捞钱,相反还有军功可以领,那就不是坏事,是好事!

  成功搞定了豪强与官府,寇肃之也用胜利之威,摆平了家中的老顽固们,要在上谷推行更激进的天师道政策,随即他发动上谷天师道教团的道士们,在百姓中大肆宣传文家的覆灭是为富不仁,贪墨中和之财,祭拜故气故鬼的必然结果。

  而“奉道者”康朱皮不费吹灰之力的胜利,证明了天师道不可战胜的力量,以及文氏所拜那些土偶石块统统是无能有害的邪秽,根本护不了黎民百姓。

  吃饱了肚子的饥民们当然对此深信不疑,他们纷纷抛弃了旧日的地方神明,摇身一变,成了道民,文氏豪强控制区内的各类yin祀神像迅速被统统砸烂,神祠也改为了静室。

  原来的巫师们也没闲着,他们要么缴纳一笔昂贵的道税,要么则私人请托关系,旋即在寇肃之与不少“仁慈”的寇氏道官的许可下,摇身一变成了箓生甚至“散气道人”,还拜了寇家豪强各长辈为师,他们一边研习天师道经典,一边四处为其鼓呼,带动更多俗民归化。

  道民们没有忘记“奉道者”康朱皮的功绩,毕竟给他干活,可以换得活命的粮食。鸡鸣山寨也因此愈发完善,环壕愈深,土墙愈高,箭楼与护门寨都建立起来,寨子也不断扩建,渐渐地更像一座能长期坚守的坞堡,“康氏坞”与“朱皮堡”的名声不胫而走。

  而新堡民——康朱皮的手下更高兴,先是参战的亲兵都根据各自军功,分得了不少粮食,这在上谷可是比金子还硬的硬通货,估计开春后,二三十斤粮食换一亩良田不成问题。再是不少光棍,无论是康朱皮的旧部还是新附,都讨了文家的婢女媵妾做老婆,让那些没轮到的后进青年们甚是眼馋,士气也愈发高涨。

  康朱皮估计让部下再休整几日,吃饱肚子,内心能安定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队列练习,以此砥砺纪律,培养合格的步兵了。

  “步兵好处理,吃苦耐劳的农民、猎人是好兵源,上谷这些人不少。但骑兵却麻烦,要对抗成千上万的鲜卑骑兵,我这点三脚猫工夫还远不够看啊。”

  康朱皮还在操心骑兵问题,一些乌桓骑兵就主动来投靠接触了,之前助阵的乌桓部落“真人邑”那一百多骑,便在他们汉名/道名桓真人的女头领的带领下,经常下山来康氏坞用狩猎所得交换粮食与布匹,还和康朱皮讨论起了若是雇佣他们去斗战厮杀,应该出多少钱粮的问题。

  当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