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第 41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亲孙子写信回来给别人寄曲词,却连提都不跟他这祖父提一句……是防备他对宋家父子不利么?

  他堂堂四辅,难道不要面皮,真的放下身段与一个小小县令为难吗?桓侍郎按了按气得胀疼的胃脘,默默低头喝了一口温酒。

  这场宴会从头到尾,宋县令也没露出半分要与他家重修旧好的意头,赐宴结束后,便跟着福建省的官员们离开,没回头看过桓侍郎一眼。连宋时也不念旧日教养之恩,只叫家人望门投帖,送些不值钱的土仪,明晃晃地敷衍他们。

  之前的事虽是他也有错,可他已经罚过桓文,桓凌更是自请外调,连前程都赔了,这还不够吗?

  难不成还要他以阁老之尊,亲自向宋家赔罪?

  桓侍郎舍不下面子与宋家道歉,眼下宋县令又名声大振,连旁人都夸,他家若什么都不做,也不合他家传出的两家交好,和气退亲的说法。他暗地里盘算一阵,将长孙桓升叫来,命他带着次子遗下的几本书去见宋时,提醒他记得恩师当年授业之情。

  桓升自然也知道两家退婚的事,实在不愿去见宋家人,但有祖父吩咐又不得不去,到了宋家父子住的客栈,便把东西放下,硬着头皮说:“这是叔父当年看过的书,上面还有叔父作的眉批,祖父一直收着,便连二弟也没给,今日特地叫我与宋三弟送来。当初的事其实都是文哥儿自作主张,家里并不知情,事后祖父也狠狠责罚过他了,还望宋大人与师弟不要与他计较……”

  宋大人也不好跟晚辈摆脸色,只说:“罢了,小儿已不计较此事,桓公子也不必放在心上。”

  宋时先道了谢,收好桓先生的书,笑着说:“桓四哥只是年少冲动,家父与我怎会当真。有劳桓大哥特地跑这一趟,回去后还请代我父子向阁老致意,宋时不会忘记先生教养之恩的。”

  桓升站在堂上都尴尬得抬不起头,也没认真听他说的什么,胡乱答道:“那就好。既然两家误会已解开,我就先告辞了,将来宋三弟再回京考举试,桓家自然会照顾你。”

  宋时垂下眼笑了笑:“桓大哥有心了,不过举试之事还是到时候再说吧。我的学籍如今挂在武平,京里离福建又远,来回两趟又要耽搁半年,说不定这回就仍在福建考试了。”

  桓升震惊地猛抬头看向他:“你不回京考试?你一个北人怎么能在福建应试?”

  宋时淡定地说:“南方北方不都是一样念书?我不能让家父孤身在任上,势必要陪他回去,算算路程,还是在南边考试方便些。”

  那怎么能一样!一般外省来的官家子弟都要在京里冒籍考试,图它考的人少、录的人多,宋时这真正的北人竟要去福建考?

  桓升简直想问他一句是不是疯了,但想想宋时不在京里,他们家也少些尴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