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7章 报告_七零小悍妻发家致富养汉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其他公社的领导都被江明宇鼓动的内心更加火热,就等着周二那天,听江云川做经验分享汇报。

  这边,午饭结束,他们是破天荒的销售上了新高,一个中午,他们销售了近四百份水饺,收入超过了两百元。

  而晚上,他们已经有了十四桌鸳鸯火锅的预定。

  估计今天的营收很可以超出五百元。

  陶茹详细了解了一下,这些定鸳鸯火锅的,有好几对都是结婚的新人,来这里请酒的。

  还有几位是老人家过寿,和孩子参军入伍来请酒席,甚至还有一位是孩子通过高考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一听都是喜事,陶茹立刻叫大伙布置了起来。

  五对新人,每人两桌,陶茹把他们安排在了相近的地方,用红纸写上了喜字,和百年好合这些字样,临时贴在墙上。

  过寿的也有寿字,孩子出息的都写着些勉励的话。

  这都是才叫她爷爷和父亲给写好的。

  又把从供销社买来那些亮晶晶的彩带都挂起来,整个屋子里都是温馨的场景。

  她又带着后厨的女人们一起蒸了些花馍,量不大,打算每桌送上几个的。

  明主任和江明宇今天也是休息的,就一直在饭店里观察。

  听陶茹在那里跟员工们说如何预备?晚上又要如何服务?

  只觉得当时在迎宾馆里,并没有把陶茹所有的才华都发挥出来啊。

  这个要是他们市里的迎宾馆能有这些业务,肯定也会有婚丧嫁娶、升学祝寿这样大事的人家,到迎宾馆去定桌啊。

  只要价钱合理适中,这种大事在前,肯定会有生意啊!

  他们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打算在这里围观一下晚上的营业。

  恰好这时,刘可平兄弟两个人从邮局回来,跟陶父他们商量着准备回去。

  陶茹又从后厨取了些刚刚做好的熟食,和自己多蒸出来的一些花馍,让他们顺便帮着给四奶奶送一部分去。

  明主任立刻安排了他们的车,叫车把陶家父子送回村去。

  刘可平兄弟两个就自己骑自行车回去。

  陶茹一看,长辈们回程有人负责,就放心的忙活去了。

  到了下午五点多钟,还是那些请婚宴的人先来了。

  选择在这里请客的,大都是些小青年。

  有两对都是孤身在这里,请得是亲近一些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他们也没有想到,只是在订桌时告知顺口居的服务员他们是要庆贺新婚,这家店就给做了这样的准备。

  让他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年轻人们瞬间觉得分外温暖。

  一个比较多愁善感的新娘子,还忍不住抹了眼泪。

  鸳鸯火锅热气腾腾的上桌,桌上还摆出了放有冰块的酸梅汤。

  大夏天里吃火锅,着实热得不轻。

  可顺口居现在有冰箱冰柜,能尽最大可能提供更具风味的饮食口感。

  餐厅里升腾起了热气,每个桌边尽是人们的欢声笑语。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