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5章 杀戮_帝国雄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火炮射程的限制,那时候的海军官兵们总是以近舷炮战为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双方舰艇一旦拉近距离,便会千方百计地使用鱼雷进行攻击。

  “注意!全速左转,规避敌方鱼雷!舰炮全力还击!”

  德国巡洋舰“埃姆登”号上,习惯歪戴军帽的年轻舰长霍特.冯.雷恩普斯以嘹亮的口令指挥着自己的下属们。这艘标准排水量5500吨的轻型巡洋舰是德国海军战后建造的第一艘水面舰艇,总体设计中规中矩,但一些细节上又体现出当时德国海军船舶工程师们的智慧与野心:全燃油动力使得这艘战舰能够达到节的极速,在20年代初已经相当不错了,其续航力达到5300海里,既能够在北海或者波罗的海自由活动,必要时也可进入大西洋执行作战任务。8门单装150毫米舰炮和2座双联装533鱼雷发射管的配置在30年代末已经落后于时代主流,倒是一次性可携带120枚水雷的特性,使之在二战初期成为一艘不错的远洋布雷舰。

  疾速转向的警铃声顿时响彻船舱,提醒舰员们注意保持平衡。与此同时,8门主炮和舰舷的高射炮齐齐向不远处的敌方舰艇开火,暗红色的炮弹频频划过夜空,在深黑色的海面上激起一团又一团的水柱。

  紧随“埃姆登”号的,是德国海军仅存的一艘1936年型驱逐舰z20“卡尔.加尔斯特”号,它的5艘姊妹舰均战沉于残酷的纳尔维克海战。为了提高抗风浪性能,z20在德国海军驱逐舰中首先采用了锋利的大前倾式舰首,在极速情况下能够达到惊人的节!

  在德国舰队最末尾的是两艘可以看作是小型驱逐舰的德式1935年级舰队鱼雷艇,它们的排水量800多吨,装备一门105毫米口径舰炮和威力强大的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行动敏捷、续航力也较普通的鱼雷艇高出很多。

  这四艘战舰连同仍在后方登陆船队中实施掩护的鱼雷艇,均是8月底之前悄然从北海进入大西洋海域的:“埃姆登”号独自溜过丹麦海峡,绕着英国跑了一大圈,最终抵达法国的布雷斯特;z20和鱼雷艇均是在德国空军掩护下直接沿着法国海岸穿过英吉利海峡,途中仅有一艘鱼雷艇触雷沉没——可笑的是,英国人同样在英吉利海峡布下了大量水雷,那里却成了埋葬他们主力舰的坟场!

  待四舰编队完成转向之后,“埃姆登”号以无线电发出指令:炮火集中覆盖敌方领舰!

  照明弹下,经验丰富的德国军官们不难分辨出来袭者的身份:1艘老式驱逐舰和6艘小型鱼雷艇。从双方遭遇时的航线来看,它们应该是从其他海域紧急增援布里斯托尔湾的——若是没有遭遇德国舰队,它们也会在湾口遭到德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