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 陌生的乌兰乌德 谁走谁留是考验_走进俄罗斯的中国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来个“夜半话饭”。

  马云说:“这是什么破地方,晚一点就买不着吃的了。咱中国多好,饭店开到半夜,到处都有经销店,你想吃一宿都成。”

  我说:“乌兰乌德的经济搞得太死了,人也懒,现成的买卖没人做,有钱不去挣。”

  “是啊,中国如果有这条件,咱们何必跑这儿来。”

  “他们可能是大锅饭吃惯了,还不懂得什么叫勤劳致富呢。”

  “没准他们的思想还没转过弯来,以为还是越穷越光荣呢。”

  “马云哪,明天咱们必须去市场卖货了,不然我可真要挨饿了,兜里只有几十块钱了。”

  “怎么,你丢钱了?”

  “不是,我临来时只带了3000块钱,上了这包货,去了一路的花费,就所剩无几了。”

  “你可真大胆,穷家富路,怎么不多带点,走到半路没钱可怎么办?”

  “这个道理我也知道,可是家里没有钱,这还是借的呢。”

  第二天,我和马云饿着肚子,早早就张罗着去了市场。乌兰乌德中心市场是一个刚形成不久的露天市场,卖货的人都要打地摊。在这里卖货的,不全是乌兰乌德人,还有独联体其他国家的,以及蒙古和越南人,中国人并不多,也就20多个吧。

  在靠近市场大门的地方,我们4人紧挨紧地站着,生怕中间插进外人。大龙严肃地说:“注意点,把东西都看好了,别让坏蛋抢去!”我们怕发生意外,不敢把货摆在地上,手里拿不了的样品就搭在胳膊上,货包虽然放在地上,但要把带子套在脚上,两条腿使劲夹着货包。

  我们知道,脚下踩的不是自己的国土,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我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卖东西,不习惯,也不好意思。回想自己从学校走向农村,又进入工厂,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做的都是领导安排的工作,从未想过站市场做买卖。我不羡慕那些随着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小商小贩,觉得他们没有自己坐办公室光彩。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是不会丢下正经的工作,干起这“不伦不类”的事来。现在既然已“逼上梁山”,就硬着头皮干吧。我站得溜直的,生怕被熟人看见笑话,又忽然明白,这不是在家,哪有什么熟人。

  我一声不响地像雕塑一样地站着,等待着上门买货的人。

  看看身边的马云,毫不在乎周围的一切。人家虽然不会俄语,计算器就是她的翻译。那时俄罗斯的卢布毛得很,以千为单位,用计算器报价,只要按出数字就可以了。

  转眼到了中午,大龙催我们回旅店。他说:“下午中国人都不出摊,怕出事儿。”当然我们也害怕,就呆在旅店里。

  下午,我和马云出去买吃喝。我们找到一家食品店,她买了两个大面包,说是饿怕了。我们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