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十七章 入山符_地煞七十二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嗟叹。

  李长安则将杯中茶一饮而尽,思索良久。

  若言约束厉鬼凶信,闾山教不是最擅长么?

  “万年公可曾知晓入山之术?”

  …………

  《抱朴子》登涉一篇讲:凡为道合药,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祸害。故谚有之曰,太华之下,白骨狼藉……上士入山,持三皇内文及五岳真形图,所在召山神,及按鬼录,召州社及山卿宅尉问之,则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来试人。其次即立七十二精镇符,以制百邪之章……

  当然,李长安并非上士人,没有三皇内文或者五岳真形图,没法子按鬼录,召州社及山卿宅尉。更没有山中精怪的名字,不能制制百邪之章。

  但这个思路是可以沿用的,关键便在于“名字”。

  古人起名时会普告四方神灵及山川土地,以为名字是一个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民间,有“呼名摄魂”的魇术。在钱唐,有“寄名神佛”的习俗。

  名字与其主人有着玄之又玄的联系。在高明的术士手中,得到一个人的名字,便意味着能操控此人的一切。

  李长安寻思,若能让山中群厉交出自己的名字,罗列成法箓,结合闾山约束五猖的法门,并配以自己的“驱神”之变,应当能够创造出一个“李玄霄入山符”。

  用以压制山中厉鬼凶顽,使佩符者不受群厉所害,反在山中能得其襄助。

  讲述完自己的想法,道士坦然说道:

  “得到鬼神的名字,便有召役鬼神的资格。贫道只求山中行走安靖,并无意寻求坛下兵马。制成法箓后,可将其交给万年公,由郎君来赐下‘入山符’。”

  “无妨。”

  万年公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反而问道士。

  “我观道长魂魄之中似有一股清正神气?不知从何而来。”

  “郎君不知。”峰回路转,黄尾欢快得很,嘴快回道,“城里有几户人家把道长的神牌请进了家门,还有个名堂,唤作‘十钱神’哩!”

  万年公却摇头:“乡民野祭香火驳杂,不成正神。”

  李长安稍稍思索:“莫不是前些时日,我机缘巧合下有些功德,名下得了一道风火雷的缘故?”

  “原来如此。”万年公这才颔首,“名记雷府,也算半个天曹,道长定是正直仁义之人。”

  “可曾备好制法箓的材料?”

  “列名成箓不是寻常黄纸能成,又事出突然,哪里能做准备?”

  “如此便好!”

  万年公笑着起身,往空中招手。

  但见头上天穹霎时崩解成大片枝叶,透过叶间缝隙,可以瞧见巍峨如山岳的挺拔巨木。

  不待细观。

  枝叶又从新凝成天穹。

  万年公手中已然多出一个卷轴。

  “用此物如何?”

  李长安接在手中,立刻便察觉不凡,卷轴外表朴素,内里却神灵暗敛,应当是万年公用自己的枝干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