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蒸汽火车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银。

  可那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又该如何呢?

  三轮车的运载有限(自行车出现后,三轮车同样问世,由于它的运载能力较强,很快便在缺乏马车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雇佣大量人力,成本又太高。

  随着各地矿区爆发式增长,原矿的价格开始有所下滑,这更使得部分交通不便的矿区,开始面临破产的危险。

  要想富,先修路,尽管各地衙门发现了这一情况,也加大了矿区道路建设,但运力方面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宝山镇研究蒸汽火车,也并非完全为了支援其他矿区发展,而是他们心里明白,交通问题不仅困扰着那些矿区,同样也困扰着宝山工业区。

  受限于交通环境影响,宝山工业园的大部分产品,都难以销售到内陆地区,依靠专利授权,令宝山白白损失了大量银子。

  如果陆地上能出现一款,类似于蒸汽轮船那样的交通工具,那么宝山工业园的经济发展,将会出现质的飞跃。

  不过想要在各省开挖河道并非易事,而且成本太大,哪怕集全国之力,也很难实现。

  好在李鸿飞早就有了打算,那就是让人研究蒸汽火车。

  蒸汽机能推动明轮旋转,未必就不能推动铁轮旋转,只要有办法让铁轮转动起来,那么就算成功一半了,剩下就是功率大小的问题。

  毕竟功率太小的话,仅仅自己能跑动可不行,火车可是需要运载货物的,路面的摩擦力太大,再加上山坡等地形因素影响,蒸汽轮船上的蒸汽机,还远远达不到蒸汽火车的水准。

  李泽水是个不服输的人,他能从无到有发明出较为完善的蒸汽机,足以证明这并非是运气。

  随着他的团队开始公关蒸汽火车这个项目的时候,蒸汽机功率问题,再次成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不过这时候李泽水也并非孤军奋战了,他的团队中加入了来自英国的化学家、瑞士的物理学家等等

  这些同样对动力学感兴趣的科学家们,开始了对蒸汽机的再一次升级改造。

  1647年2月,李泽水的团队发明了行星式齿轮,将蒸汽机活塞的往返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1647年7月,李泽水的团队发明了大动力的“双动作蒸汽机“,并利用飞轮解决了蒸汽机运转的稳定性问题。

  1648年5月,李泽水的团队发明了平行运动连杆机构,解决了双动作蒸汽机的结构问题。

  再加上之前李泽水为了使蒸汽轮船,能够“自动控制蒸汽机的运转速度”,从而发明出的离心式调速器和节气阀,以及蒸汽机配套用压力计,使得蒸汽机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三倍之多,而且配套齐全、性能优良、切合实用。

  三倍效率是什么概率,也就是说如果将这款新型蒸汽机装备到轮船上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