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一章寻求解决之道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戚家军趁机拿下了长江以北的通州、泰州、扬州等地,土地是占据了一大片,然而这些地方,之前就被清军洗劫过,很多地方甚至成了空城,大片土地无人耕种,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又哪里来的余钱,支持戚红英建设军队?

  借着跟陈圆圆联络感情的由头,戚红英赖在李鸿飞府邸不走,硬是要让李鸿飞帮忙,想出解决的办法。

  “马上就要春耕,可老百姓手上连稻种都缺乏,留在江北的,不是难民,就是些没能力四处奔波的老幼妇孺,整个江北各州县的库银,基本都被用于赈灾,别说购置武器,连官办企业都无法建立起来了。”戚红英委屈地哭穷。

  清军南下,杀了大批反抗者,剩余的原住民,除了早期举家南迁的商人外,剩下有能力的,也在清军撤退的时候,一起裹挟北上了,只有那些老弱妇孺,清军抢劫完财务后,便将其仍在江北,留给南明头疼。

  “经济方面,貌似不需要你管吧。”李鸿飞提醒道。

  戚红英只是负责军事,完全可以要求朝廷拨款。

  “谁知道朝廷的拨款,什么时候能下来,而且最近与满清接壤的几处地界,屡屡遭到清军骑兵袭扰,锦衣卫那边传来的情报显示,满清在半年的时间内,扩充了五十万大军,我们若不抓紧时间整军备战,到时候满清再次南下,我手下军队怕是连武器装备都没配齐。”戚红英说道。

  清军占据大半个华夏,人口众多,扩军速度自然飞快,南明想要与之抗衡,那就必须在武器装备上面,占据绝对优势。

  而且有情报显示,清军增开了好几座军器局,开始大规模生产火器,一旦武器装备到位,相信清军不会再给南明喘息的机会了。

  朱由检现在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与士大夫妥协,全力扩军备战,如此一来,先前的改革作废,士大夫从此捏住了朝廷的命门,逐渐掌握话语权,甚至连朱由检本人,都有可能被架空。

  这不是危耸听,明朝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内阁制相当完善,要不是这次有戚家军与苏州新军力挺朱由检,朱由检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明朝后期皇帝的作用真的十分有限。

  而朱由检的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将改革坚持到底,毕竟有苏州这个先例,只要运用得好,在改革的同时,未必不能弄出几支强大的军队来。

  届时只要军队打了胜仗,他朱由检的权威,便再也无人能撼动。

  “去年前往西洋的商船已经返航,并带来了洋芋种子,苏州的农业官员,通过研究发现,其产量比稻子高许多,适合大规模种植,你可以让人去找吴浩,借一些洋芋种子,等到收获之后,在还给吴浩就行。”李鸿飞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

  马铃薯在这个没有农药化肥,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