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三章撤兵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行军速度。

  至于水师战船,还是一如既往的打酱油,自从参与江阴一战后,便驻守在江阴一线,不肯前进,美其名曰:防备清军水师,再次偷袭江阴。

  因为郑芝龙的水师,除了运送戚家军过江时,做到了雷厉风行外,之后的水战,完全就是出工不出力,五百水师战船,对付清军四百多艘商船改装的货色,竟然足足放跑了三百五十余艘。

  清军有这样一大队水师停在大运河水道内,郑芝龙的水师,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在长江下游驻防。

  原本这些水师将领,是奉了郑芝龙的命令,卖清军一个人情,结果多铎被捅刀子后,连带所有清军都不相信郑芝龙了。

  阿济格担心对方半渡而击,根本不敢乘船渡江,索性率军继续往西走,打算途径芜湖、池州等地,进入九江。

  自从左良玉死后,九江已经被清军占领,只要阿济格的大军抵达九江,无论是渡江,还是整军备战,都有选择的余地了。

  可从南京前往九江,路途上千里,途径好几个省份,李鸿飞率军一路追赶,中途烦不胜烦的多铎,更是率队又与李鸿飞的联军打了几场,可大都是败多胜少,甚至连严重拖慢行军速度的炮队,也被李鸿飞趁机吃掉。

  二十万大军,最后逃回九江,仅余十三万,要不是吴三桂解决完李自成领兵来援,加上战线太长,李鸿飞的火器部队弹药难以补给,还真有可能将对方给彻底吃掉。

  崇祯十八年,八月中旬,李鸿飞班师回朝,这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南京保卫战,以南明大获全胜而结束。

  包括扬州会战在内,清军此次南侵,总共历时八个月之久,前后共计损失三十多万军队,阵亡了五名贝勒,十七名先锋大将被俘或被杀,损失战船上千艘。

  虽然清军号称百万大军,但实际上,中原大部分地区,都是才占领没多久,需要大量兵力镇守。

  如今除了镇守各地的军队之外,清军实际上已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

  就连扬州城内的三万多守军,在得知多铎大败后,果断弃城离开,留下一座死城,等待明军前去接管。

  满人数量原本就很少,以前清军节节胜利,不少明军将领看不到获胜的希望,又担心作战失利,朝廷责罚,于是纷纷降清。

  这些将领心中,多多少少抱着一个想法:反正明军打不过清军,大明气数已尽,何不早点投入大清阵营,至少在满人这边,还能立功授勋,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这也是为何清兵越打越多,明军越打越少的根本原因,明军降将惧怕清军,可不怕昔日的同僚,尤其是背负了汉奸,国贼的骂名后,这些人心里渐渐变得扭曲起来,对待昔日同胞,远比满人将领还要残忍。

  臭名昭著的剃发令,就是明朝降将孙之懈搞出来的。

  清兵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