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80章战争红利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因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明朝政府玩纸币玩了一年就玩不下去了,这比几百年前,宋朝的纸币“交子”,通行整个亚洲,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金属货币的好处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坚挺,尤其是金、银,因为本就是贵金属,所以无论是什么形态,都据有强大的购买力。

  但金属货币的缺陷也十分明显,那就是不容易携带,一般小老百姓还好说,那些商贾大户,有时候想要做笔大买卖,光是出动抬银子的人手,就得几十个。

  如果是出远门做生意,甚至还得花费大价钱请镖局护送,其生意成本,无形增添了许多。

  不过若是换成纸币,这些情况似乎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由于大明宝钞还不如一张擦屁股的纸,以至于明朝各地流通的纸制货币,基本都是民间钱庄私印的银票。

  钱庄银票的确能解决些许小麻烦,但因为钱庄银票面额都较大,不适合市面流通,加上整个大明,没有哪一家钱庄,能将生意做到遍布全国的。

  因此,区域式钱庄,属于治标不治本,商贾大户想要出远门做生意,同样需要从钱庄取钱,然后雇保镖护送

  纸币明明是方便民众,降低成本与风险的好东西,而且在宋朝坚挺了百多年,可为什么在大明,才一年就玩崩了呢?

  关键还是信誉问题。

  你丫光发行宝钞,又没有足够储备金,老百姓拿着宝钞,却没地方兑换成银钱,谁特么还会相信你?

  至少人家钱庄的银票,在钱庄里还能兑换处相应的银钱,你这宝钞连衙门都不回收,拿着有屁用?

  所以华夏银行想要发行钞票,第一部就需要获取老百姓的信任。

  一旦与明朝官府签订贷款合约,华夏银行的名头肯定会响彻整个大明。

  钱庄这种东西老百姓并不陌生,但能将钱庄开到借钱给朝廷的,还是大明头一遭。

  只要向老百姓展示了华夏银行的实力与财力,再顺势打开华夏银行的市场并不难。

  先从存取款这种小业务做起,慢慢将人们从使用金属货币,转变为大额交易使用华夏银行本票银票,到最后使用纸币做交易,这才是华夏银行的最终目的。

  这个任务看似很艰难,但华夏银行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选择香港这个货运集散中心,便是华夏银行的地理优势。

  海运贸易,本就是大宗,甚至是超大宗的交易,商人们往往为了购买货物,需要使用大量现银,这时候无论买卖双方,都不约而同的,痛恨起了金属货币。

  大宗交易银钱点算麻烦不说,还特别耽误时间,有时候一桩买卖,就算谈妥之后,光是清点银钱,就得耗费好几天,这对时间就是金钱的商人来说,实在是太浪费了。

  为什么时间就是金钱呢?

  随着海运贸易的发展,出海商船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港口码头只能超负荷运转。

  这时,精明的大明官员们,可不会管码头如何拥堵,他们反而希望这样的拥堵。

  因为港口内的货船每多停靠一个时辰,那就得多交一个时辰的停泊费,这种区别于关税的另类利润,自然被当地衙门收入了腰包。

  所以快速完成交易,并驶离货运码头,是所有商人减少损失的最佳办法。

  (大国崛起1644)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