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忘了一个兵种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的合法性,从而可以控制亚欧国际航路。

  然而传统的怀柔政策再次导致坐失良机,否则葡萄牙人根本没有机会进入远东。

  民族国家意识的缺失,造成了明朝海外利益的自动放弃。

  这一切加在一起,造成一个可悲的结局,当西欧为了建立海军,不惜像威尼斯银行家借贷时,明朝兵部职方司郎中刘大夏,却将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历经郑和船队数十年舍生忘死才得到的航海资料销毁,而且此举还受到明朝所有官员的称赞。

  郑和若地下有知,是否会死不瞑目呢

  历经两百多年后,大明水师名存实亡,从朱由检当初为了北伐,取消宝山造船厂订单,转而加速研发陆军装备就可以看出,整个大明从上至下,都没有将海洋权益当做一回事。

  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舰队,还是昔日侵略沿海的海盗郑芝龙贡献出来的。

  李鸿飞将大明水师独立成军,并给了足足十二万人的编制,可见其壮大大明海军之决心,毕竟如此多的水师,已经相当于不少小国全国兵力的总和了。

  而且从两支舰队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两支远洋舰队,而非内河水师,或者近海防御部队。

  养这样两支大规模舰队,其军费开支,甚至比三十万野战军更高,但李鸿飞有信心说服国会,只需要司徒燕跟郑芝龙,从南洋带回足够的利益,那些国会中的商人代表,绝对会全力支持。

  而商人代表牵连甚广,他们既与工人代表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又与世家大族藕断丝连,可以说李鸿飞只需要控制住商人,就能间接控制国会。

  利益,能够驱使所有人,那些不为利益驱使的圣人,只能说明给的利益还不够大。

  不为五斗米折腰,那就给六斗米

  野战军、守军、远洋水师,共同组成了大明境内的正规军,再加上各州府衙门的衙役,以及地方民兵预备役主要由退役士兵组成,在朝廷安排新工作之前,暂时过渡,整个大明大约拥有九十万左右的常备军。

  以大明如今之国力,支持百万大军刚刚好,再多就有些吃不消了。

  “怎么没有空军编制?”李鸿飞了解完这一切,忍不住询问道。

  “空军?不是就那几百人的滑翔机部队?”李定国不解。

  在他看来,飞行学院虽然成立了将近三年,可真正的学员仅有不到四百人,这要单独成军,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还有热气球部队。”李鸿飞提醒道。

  “这热气球不是划归炮兵团了么?”

  由于测绘火炮的需求,热气球上的官兵,基本出自炮兵科,虽然这些人也算是在天上飞的主,可李定国根本没将他们当成空军的一员。

  “谁说热气球只能用于炮兵测绘?我记得你当初也上过空军科吧,难道忘了我当初讲述的内容?”李鸿飞反问道。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