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治世难_阴司守灵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长家门外,熙熙攘攘站了二三十人,仅凭外表还以为他们四十几岁到六十好几之间,说不定把个别五十多岁的人看成七老八十。

  其实他们的平均年纪不超过四十。这是生活水平低下造成的。

  我和这些乡亲们走出去,像老土、土鳖、没素质、山沟来的……许多带着歧视性形容词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在我上大学时早就领教过这些,记得那时,我要去哪儿大多走路,有次着急才坐公交,只因为我习惯穿土掉渣的衣服,到站下车离开座位,有个看着很拽的大妈硬是用纸巾把座位擦出了火花,她才坐下去。

  就连我习惯走路,节约一块钱,也遭受过同学的白眼。

  类似的小细节很多,四家镇的人不都是我,他们扛不住无形的歧视。许多壮志凌云的年轻人出去后,一大半像狗一样活在大都市;一小半回山当土鳖;还有少数的选择了歪门。只为了表面光鲜,不再受另类的目光看待。

  故土难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呆在山里不会受歧视。老子呆在山里多逍遥,凭什么接触外面的社会?给老子再多红彤彤的钞票,老子也不要,老子不出去受那份白眼。

  这也是大部份四家镇乡亲的心声。

  我经历过,看过很多,有着切肤之疼。

  四家镇的将来不能再这样,想不受白眼得靠四家镇自己。自强不息才能换来尊重。新建新的自治镇志在必行,让新镇成为一个缓冲点,无形中改变乡亲们的生活习惯。

  “嗯?都围在这做什么?”

  我杵着夜萧,由远而进的走到台阶前,横着眉毛,拿着夜萧霸道的扒开挡着大门的人群。踏进了院子。

  外村的七八个代表与陈庄几位能说话的坐在院子里聊闲话,一群人集体起身,老村长脸色很不好看的训斥:“三夜,怎么说话的?”

  “陈先生,我们是来讲道理的。”

  外村一位老者涨的脸红脖子粗,双手发抖的压抑着怒气。

  “讲什么狗屁道理?用法律上的话说,使用权在我手上,用咱们这的话说,这是老子的祖业。”

  不顾村长的面子,我走到屋里搬出一把太师椅,横在堂屋前面正对着院子门,坐在椅子上翘起了二郎腿。

  能当代表的不定就是附近村的村长,或者说话算数的人。我这种无礼的表现,彻底激怒了人群。有人忍不住这口气,指着我说:“说话客气点,你有本事别以为谁都怕你。有本事你弄死所有人?”

  “怎么招?想打架!”

  我炸毛的从太师椅上蹦起身,手中的夜萧对着中年人砸了过去。“打架?老子从小就没怕过谁!”

  穷山恶水出刁民,什么是刁民?说打架就会抡袖子动手,争的就是当场那口气。

  被砸的中年吆喝一嗓子,门外进来五六个打扮老实的乡亲,他们抡着胳膊直接冲了过来。我提起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