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这个弟弟我看还是送人吧_大唐御史:女帝饶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吧,你跟爹再生一个。”

  婶娘脸色铁青,怒火被女儿给点燃了。

  一把木尺,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手中,

  她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林琅的肩膀,木尺就如雨点般落在林琅的屁股上。

  “混账东西,我打死你这个混账东西。”

  “老娘一世精明,怎么就生了你这么蠢东西。”

  ……

  “呜啊!娘,别打了,我知错了。”

  “大哥救我,爹救我。”

  ……

  林琅左蹦右跳地哭喊着,最后竟然被他挣脱了。

  于是,他撒腿就跑。

  婶娘一路追杀,让林府内一时间鸡飞狗跳的,好不热闹。

  …………

  时间流逝,转眼间又是五天。

  林瑄可谓是呕心沥血,总算是在五天内算好了所有账目,发现账目果然不对,账目上有五百零五万石粮食的差距。

  接下来他便是细细查账了,很快就找到了一条条破绽。

  做账之人的手段其实说不上有多高明,虽然每次出入库的粮食数量都准确无误,但粮食的价格却有问题,甚至还会重复做账。

  但这些破绽淹没在浩瀚的账目中,却让人几乎查不出来。

  比如说龙口仓收购新粮,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而龙口仓出售陈粮又会低于市场价不少,这就能够在一增一减之间轻松掏空仓库。

  还有就是移花接木,将出库的新粮算成陈粮,将入库的陈粮算成新粮,也在这一进一出悄然盗走库存。

  五年下来,造成了五百零五万石的亏空。

  若不是复式记账法,这些亏空根本看不出来,以为库存量还保持着五百万石。

  “美满昌,进瑞盛,鼎昌浩,三大粮商商号与龙口仓的往来账目都有问题,最多的美满昌竟然吞没了三百万石,最少的鼎昌浩也吞没了八十万石。”

  一石稻谷就算是半两银子,五百万石的粮食也是价值两百五十万两,而大唐每年的税银,大概也就是四百万两左右而已。

  线索查到了,接下来就是抓人。

  合上账本贴身收好,林瑄站起来就朝外走。

  明天便是六月十五,即是大朝会,也是女帝给他查案的截止日期,而现在是未时四刻左右,也就是下午两点,他的时间不多了。

  …………

  江宁县衙。

  林瑄赶到时,大堂里还在审案。

  堂下呼啦啦地有上百名老百姓在围观,议论纷纷。

  废了好一番功夫,他才挤到了前面,就看到堂中站着两个小贩,两人正在激烈争论着,而上首坐在的县令则颇为头疼地看着这一幕。

  通过两个小贩的争论,林瑄知道了案情始末。

  案子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小贩在争夺一串钱的归属,甲说乙捡到了自己的钱,乙则说这本来就是他的钱,为此两人争论不下。

  林瑄一笑,这个案子很简单,似乎很多电视剧中都有这个桥段。

  他转眼视线,看到了站在前方捕快群众的二叔林渊。

  林渊也发现了他。

  于是他朝大堂外指了指,便转身又挤出了大堂。

  很快,林渊就快步走来了,忙问道:“大郎你来了,案子查清楚了么?”

  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他这几天都没什么心思上衙。

  林瑄微微笑道:“已经查清楚了,这不来找你们县令借人嘛。”

  林渊是江宁县捕头,林瑄是御史台侍御史。

  御史台没有直属的武装力量,因此查案抓人就必须请外援,要么是刑部或大理寺,要么是府衙或县衙,甚至是请求皇帝派人。

  他要让林渊出手抓人,肯定要经过江宁县县令的同意。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