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八章 卯上了_朱门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当年被册为皇太孙嫔便是耿耿于怀,而仁宗皇帝崩逝后瞧见那些殉葬嫔妃的下场,她更是心生惊惧,如今已经有了皇子,她就是不为自己考虑,也想着为儿子考虑。这天晚上原是朱瞻基说过要来,她却以不想给皇帝瞧见病体为由使人回绝。果然,朱瞻基晚膳过后便亲自来探望,陪着她坐了许久方才离去。

  张太后在朱瞻基身上用心,在后妃上头却不愿意用太多手段,平素也不耐烦管她们的那些小心思,但这天皇帝在质询那些御史时发了大脾气,她少不得把朱瞻基招来仁寿宫训诫了一番,待到晚间得知人又上了孙贵妃那里去,她顿时生出了深深的无奈。

  洪武帝也好,永乐帝也罢,就是她的丈夫朱高炽,都不是什么深情长情的人,后宫中的嫔妃宠归宠,统辖后宫的永远都是自己敬重的嫡妻,可她的儿子偏偏就是例外,而且胡皇后承恩稀薄也就罢了,生不出儿女却是莫大的隐患。

  皇帝晚省之后,仁寿宫宫门就关闭了。张太后平日临睡前往往会由一名女官读些史书,朱宁这几天住在宫中,她就理所当然取代了那位女官。兼且朱宁在史书典籍上的造诣绝非是寻常女官能够比拟,因此这会儿读着读着,姑嫂两人便闲谈了起来。

  正说到北魏杀母立子,张太后摇头说断绝母子天性,断不可取,外头就传来了一阵说话声,紧跟着,帘外就有年长宫女低声禀报说:“启禀太后,仁寿宫外东厂提督太监陆公公叩宫门请见,说是有要紧事禀告。”

  “可曾奏过皇帝?”得到否定的回答,张太后更是眉头大皱。她连临朝称制也不动心,自然更不喜欢别人动辄越过皇帝走门路到自己面前,当即淡淡地说,“告诉他,有什么要紧事先去对皇帝说,用不着上仁寿宫来。”

  门外那宫女犹豫了片刻,随即压低了声音说:“太后,陆公公言说,事涉太后,不得不僭越先报仁寿宫。”

  事涉太后四个字非同小可,因此朱宁闻言,立刻转过头去看张太后。见其果然是面色凝重,她便站起身说:“虽说不合规矩,但若是事关重大,不妨破例,太后是否要见他?”

  踌躇良久,张太后终于点了头,又召了宫女进来为自己换了一身见人的衣裳,见朱宁收拾好了书要退出,她又迟疑片刻就开口说:“你也换一身随我出去瞧瞧,若是真有什么大要紧的,你就和他去见一见皇上。我和皇上母子一体,没有我知道却瞒着他的道理。”

  仁寿宫前殿已经熄灯,张太后不愿意再点灯惊动,就在寝宫前头一间小厅堂中见了陆丰。见他并不像其余高品太监那样服飞鱼,而是一身寻常的葵花胸背团领衫,头上是乌纱帽犀角带,规规矩矩地行礼拜见,便少了两分夜里被打扰的恶感。然而,当陆丰说出不得不连夜来见的理由时,纵使深沉如她,一瞬间也不禁为之色变。

  “此前御史频频上书,皇上至为恼怒,小的就吩咐锦衣卫查一查那些御史。锦衣卫此前查到,有一位御史的家仆曾经频频前往东城一座小饭馆,而那里恰是宫中宦者最常前往的地方之一,便派人在那里监视,发现有人给那位御史的家仆传递消息,说是太后最重嫡庶分际,皇上因皇长子降生赦天下免钱粮,此事太后极其不满,又觉得孙贵妃恃宠生娇,于是不想这么早立储君。所以,这些御史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