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3章 小国战胜大国(上)_统御全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战争实力。

  战争实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武装部队的多寡精锐与否、武器装备是否精良、后勤补给是否充足――“潜力”不等于现实的“实力”。

  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未能及时转化为战争实力,即使她的潜力再庞大,也有失败的可能。

  国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数量及资源丰富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它决定了战略空间的大小和战场上双方的旋回余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行方式。

  阵地战还是运动战?速决战还是持久战?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到战时急需的人力资源:适龄兵役人口的数量决定了军队后备兵力的大小,男女壮年人口是战时扩大军需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来源。

  矿产资源的丰富与否和国家能否生产出足够的战争物资、武器装备有着莫大的关系。石油、铁、铝、煤、橡胶、粮食、布料、各种金属都是战时需求量极大的战略物资,缺少了它们,战争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

  一个国家如果处在战时被封锁的状态,战略物资无法通过贸易交换等方式获得的话,资源问题就决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续作战的能力。

  文化技术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在战时能够发明出多少武器装备、生产设备、军事理论、运筹科学等成果,他们是国家战争实力的放大器:先进的武器可以以一当百,优秀的战术可以以寡胜众,卓越的理论可以使战争机器的运转效率最大化。

  但是,战争潜力的转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当程度的时间、空间和物资保障。

  对于人口只有不足七千万的德国来说,打全面击败并占领苏联,我们只能以快打慢的方式。

  具体方略为,用最短的时间占领苏联大片国土,俘获大量的苏联民众,并适当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掠夺苏联尽可能多的各种物资,我们要经最大努力,把占领地的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的转化,事情大量国土和民众的苏联,才有可能一败不能翻身,永远抬不起头。

  小国如何才能战胜大国?我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主要为四个方面:

  使用编制精悍的精锐军队,大量消灭敌方庞大但臃肿的军队。即以精锐胜平庸,消灭敌方直接抵抗力量。

  占领敌方战略要点、政经中心、重要城市、资源矿区、生产基地、交通枢纽,阻止敌方进行战争动员、物资生产、军队集结、部队调动。

  对于已征服地区:征用敌方人员作为劳工甚至士兵;开发敌方的矿产资源、使用敌方的生产设备作为自己的战争补充;利用占领的战略要地或军事基地,作为己方的前进基地和补给后方。

  建立傀儡政府、恢复社会运转;以当地人治理当地人,使敌方人民在符合己方意志的政权领导下,尽快回复到战前的正常生产生活状态,以此最大限度的削弱敌方人民的抵抗意志。

  如果一国做到以上四点的部分甚至全部,就能够有效的压制敌方,防止其战争潜力转化成现实的战争实力,小国战胜大国便不会是天方夜谭。而用于维持已征服地区所需要的力量,则是远远小于战争所需,更加不是问题。

  总而言之,以战养战、以夷制夷,是小国战胜大国的不二法门,核心就是一个字――快!”

  “啪啪啪……”

  “嗨!隆美尔”

  “隆美尔万岁!”(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