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破局安排_统御全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突破默基利,能定是不现实的。

  托布鲁克真的成为孤悬敌后的一座危城了,德军已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抵达托布鲁克,而英军却可以利用优势的兵力同时阻击德国援军和围攻托布鲁克。

  德军与英军之间的战略势态至此全部逆转,英军掌握了全部的战略优势。

  如何应对眼前的战略危局,隆美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何破局,把战略劣势给再一次逆转过来。

  隆美尔手中的德国非洲军团现在可没有任何大的损失,十三万大军还完好无损地在隆美尔手上,英军虽然占这战略优势,但是他的有生力量已经被消灭了不少。

  隆美尔此时在北非的战略劣势,完全是因为他的兵力没有全部到位造成的,要破开这个危局,必须要等到隆美尔的兵力大部分到位之后,然后在默基利与英军决战一场。

  德国非洲军团经过九天的运输,只有一半的人和武器装备运送到了意大利南部地区。

  如果要把德国非洲军团的所有人和武器装备运送到意大利南部地区,至少需要一个月。

  然后要把德国非洲军团从意大利南部用船运送到非洲,在抵达默基利前线,又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德国非洲军团到底默基利前线之后,要彻底打败那里的几万英军,需要多久的时间,这个就是未知数了,也许几天,也许几个月。

  问题是托布鲁克能不能坚守到几个月之后,隆美尔在托布鲁克可是面临着几万英军的围攻,当然托布鲁克也相应地牵制了几万英军,这无疑给默基利前线的德军减少了巨大的进攻压力。

  隆美尔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立即把哈罗德找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下达了一个命令:

  “立即动手改造托布鲁克要塞顶部的要塞炮,务必在两天之内让要塞炮可以攻击到托布鲁克城及其公路。”

  托布鲁克要塞顶部有十二门280毫米要塞炮,安装在一个圆柱形的防护棚里面,要塞炮的射界对着托布鲁克海面和港口,射界宽度大约一百二十度。

  这些要塞炮防护棚的顶部是厚达五米的钢筋混泥土,侧面的钢筋混泥土也达到了两米厚,要想改变这些防护棚的射界方向,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在和平的时期,这个工程其实并不难,但现在是战时,而且隆美尔要求的时间又是那么紧迫。

  现在的战略危局哈罗德不是不知道,隆美尔的命令他不能违背:

  “保证完成任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改变要塞炮防护棚的射界方向,这个工程并不复杂,首先把原来的射界用钢筋水泥封起来,并且让这面墙体成为支柱墙,然后把需要改造的原墙体撤除掉就行了。

  撤除那厚达两米的钢筋水泥墙,就是整个工程最艰难的部分,唯一的方法就是打炮眼,然后用炸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